什么是便血且血与粪便混合_(什么是便血图片)
大便中有一些血。可能是痔疮
只是正常的事?
然而,临床上
有许多结直肠癌患者
大便中的血被误认为是痔疮
推迟了最佳治疗时间
如何区分两者?
如何预防和治疗结直肠癌?
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
专家组将解释–
什么是便血且血与粪便混合_(什么是便血图片)
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,中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肺癌,仅次于恶性肿瘤,并呈现年轻化趋势,严重威胁着中国居民的生命健康。
专家提示
大多数结直肠癌一旦确诊
处于中后期
大肠癌被称为“懒癌”,主要是因为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大多遵循“腺瘤癌”的发展顺序。从癌前病变发展为癌症通常需要5到10年的时间。
然而,临床上,大多数结直肠癌患者被诊断为晚期。
这主要是因为早期结直肠肿瘤较小,人体肠腔相对较大,所以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症状。随着病变的进展,肿瘤会生长、破裂和出血,或造成阻塞,甚至由于远处转移而导致转移器官功能障碍。它通常处于中后期阶段。
专家提示
这些是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
散发性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应根据个人年龄、性别、体重指数、结直肠癌家族史、肠息肉等疾病史以及吸烟、饮酒等危险因素的基本信息进行综合判断。
集中
一般来说,有结直肠癌、肠腺瘤、8-10年未痊愈的炎症性肠病、粪便隐血试验阳性、长期吸烟、酗酒、肥胖、糖尿病等病史的一级亲属为高危人群。
专家提示
结直肠癌倾向于年轻化
值得注意的是,结直肠癌正呈现年轻化趋势。2020年8月,惊奇漫画《黑豹》男主角查德威克·博斯曼在与结直肠癌斗争四年后去世,享年43岁。
一般来说,特别是年轻患者(如20-40岁)可能有胃肠道肿瘤或遗传性结直肠癌家族史。然而,临床上也可以看到一些没有家族史的年轻患者。
集中
年轻大肠癌的发生可能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,如缺乏锻炼、熬夜、长期吸烟、酗酒等;多吸烟、油炸等饮食习惯;高压、快节奏、接触微生物或化学物质等的工作环境。
专家提示
血便不全是痔疮
小心血便
便血是痔疮患者的常见症状,但也是结直肠癌的常见症状之一。
虽然他们两人的大便中都有血,但他们之间有明显的区别–
从症状上看,痔疮的出血颜色以鲜红色为主。有时出血量相对较大,主要是滴状、线状或喷射状。血液和粪便不混合。
对于结直肠癌患者,由于病变与肛门之间有一定距离,大便中的血色通常为深色,大部分会有粘液分泌,可与大便混合。
结直肠癌的其他症状
此外,结直肠癌的主要症状除大便中有血外,还包括大便习惯改变、腹痛、腹胀、腹泻、食欲不振、体重减轻和体重减轻。症状因肿瘤的位置而异。
上升型结肠癌主要表现为早期腹部不适,包括食欲不振、恶心呕吐、贫血、腹痛、右下腹包块、黑便等;
结肠癌常见症状为大便习惯改变、腹泻、腹胀、便秘,易引起肠梗阻;
乙状结肠癌和直肠癌常出现血便、大便习惯改变、大便性状改变、大便前掉肛门感、大便不全感,大肿瘤也可引起肠梗阻症状
专家提示
我们必须重视早期筛查和早期诊断
结直肠癌的预后与诊断分期密切相关。因此,在大肠癌的防治中,重视早期筛查、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非常重要的。
结肠镜检查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金标准
Fit主要用于结直肠癌筛查,敏感性高,但对癌前病变的敏感性有限
增强CT对大肠癌及癌前病变有一定的筛查能力
多靶点粪便dna检测也可用于筛查
集中
建议普通人群从40岁起接受结直肠癌风险评估
建议被评估为中低风险的人在50至75岁之间接受结直肠癌筛查
建议对40至75岁的高危人群进行结直肠癌筛查
如果一个或多个一级亲属患有结直肠癌,建议结直肠癌筛查的起始年龄为40岁或比一级亲属中最年轻的患者早10年。
对于筛查周期,建议每5-10年进行一次高质量结肠镜检查,每年进行一次fit检查,每5年进行一次结肠CT检查,每3年进行一次fit dna检查。
专家提示
大肠癌的预防
在预防措施方面,除了注意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外,已经证明有一些因素可能降低结直肠癌的风险,例如增加膳食纤维、全谷物和乳制品的摄入。
2018年,wcrf/aicr报告称,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每增加10克,结直肠癌风险就会降低9%;合理的体育锻炼等。
天丞健:健康使者,传承健康,守护爱。
关注微信公众号“ 天丞健 ”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jiuea.com/705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