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晓辉张卓丽
系统性红斑狼疮(SLE)是一种涉及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。SLE患者的神经症状并不少见。除了神经精神狼疮、药物、感染等因素外,可逆性后脑病综合征(PRES)也不容忽视。
据报道,有200多例SLE合并pres的患者,发病率为0.69%~2.02%,平均发病年龄为24~28岁,几乎全部为女性(90%~100%),大多处于狼疮活动期,尤其是狼疮发病的前3年。
病因和临床表现的常见诱发因素包括高血压、子痫或子痫前期、肾功能衰竭、细胞毒药物的使用、感染、自身免疫性疾病(如SLE、血管炎)。临床表现:癫痫最常见(81%~100%),其次为急性头痛、意识改变、恶心呕吐、视力改变等。脑电图和脑脊液检查无特异性。典型的MRI表现为双侧枕顶叶等后循环区的多灶对称性血管源性水肿(图1)。
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(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图)
图1头部MRI(T2 FLAIR):双侧额顶枕叶及半卵圆中心可见多个异常信号灶,大致对称分布于两侧。
发病机理
(1) 高血压突破了脑血管的自动调节范围,导致高脑灌注。由于交感神经调节较弱,大脑后循环区更容易受到损伤。
(2)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内皮功能障碍,大量炎性细胞因子释放,粘附分子表达增加,导致内皮细胞肿胀,血管通透性增加,导致脑水肿。
诊断过程
≥ 1急性神经系统症状(癫痫、脑病或意识障碍、头痛、视力障碍)+≥ 1危险因素(严重高血压或血压波动、肾功能衰竭、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化疗药物、子痫、自身免疫性疾病),结合头部影像学表现(双侧血管源性水肿、可逆性后脑病综合征细胞毒性水肿或正常),除其他原因外,可诊断Pres。
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(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图)
治疗和预后
治疗主要集中在病因上,包括降压、早期停用细胞毒药物、治疗原发性疾病、抗癫痫、脱水和降低颅内压,但绝大多数患者不需要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。经积极治疗,大多数患者的临床症状在7-10天内恢复,62%~91%的患者完全恢复,大多数患者的影像学病变完全或部分消失。复发率为15%~20%,死亡率为0%~30%。脑干受累、颅内出血、肾功能不全和狼疮的高活动性是死亡的危险因素。
总结
Pres在SLE中并不少见,尤其是在伴有高血压、狼疮肾炎和/或肾功能不全和细胞毒药物的活动性狼疮患者中。早期识别,积极控制危险因素,尽快控制狼疮病情,多数患者预后较好。
天丞健:健康使者,传承健康,守护爱。
关注微信公众号“ 天丞健 ”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jiuea.com/6672.html